7月21日,里海之上,俄罗斯和伊朗的战舰并肩航行,为期三天的“CASAREX 2025”海上联合军演正式拉开帷幕。这次由伊朗主导、俄罗斯参与的军事演习,反映出在地缘形势日趋恶化的背景下锦鲤配资,两国联手破局的战略倾向。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俄罗斯与伊朗开始军事交流,从武器贸易到签订双边战略条约,加强核能、防空等领域合作,构建起横跨里海、波斯湾的军事协作机制。此次军演,两国高度重视,精锐尽出。伊朗不仅钦点北方舰队在伊玛目礼萨海区操办演习,还罕见地让海军常规舰队和伊斯兰革命卫队共同参演。伊斯兰革命卫队的传统战略重心一直锚定在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防线,此次突然现身里海,反映了伊朗打破军种壁垒、推动一体化战备、拓宽战略纵深、谋求区域主动权的战略意图。
俄罗斯方面则出动了黑海舰队的“猎豹”级护卫舰、“海盗-M”级小型导弹艇等主力舰艇,同时还动用了战斗机、直升机,展现了“低调务实”的战略姿态。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等里海沿岸国家也在俄罗斯邀请下,以特邀观察员身份列席观礼。
本次军演名为“携手共建安全里海”,内容包括反海盗行动、联合搜救、舰队编队航行等实战科目。伊朗官方表示,演习目的是提升海军应对区域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进一步强化沿岸国家间的军事互信。实际上,演习内容的实战化部署程度远超以往,是两国协同作战机制的一次全新突破。参演军队除规定科目外,还演练了封闭海域协同作战、多域情报深度融合、医疗救援应急响应等技能。演习目标中的“提升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锦鲤配资,实则是针对能源通道防卫和混合战争防御两类潜在危机的预案。参演军队重点针对油气管道防护、航道阻断反制、突袭协同拦截等场景展开模拟演训,进一步强化了俄伊两国应对非国家行为体破坏的战略预置和战术储备。
里海作为全球最大的战略内湖,凭借独特的地理区位,成为俄伊两国能源自主、地缘破局、军事联防的重要支点。里海盆地资源占全球油气储量的18%,近2000亿桶的石油储量和14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成为两国的能源命脉。里海油气管道年输送量超过8000万吨,占两国能源出口总量的34%,成为抗衡美西方能源制裁的关键通道。在黑海航运受制于土耳其海峡后,俄罗斯被迫转移海运重心,依托里海构建军备运输和能源出口;而伊朗也将里海作为北进战略支点,分散美以对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的军事压力。
早在2018年,里海沿岸五国便共同签署了《里海法律地位公约》,明确规定非里海国家不得在里海驻扎军队。里海无自然出海口的地理封闭性与《里海公约》排外条款的政治封闭性,共同构筑起俄伊两国在该地区的地缘优势。美西方长期将里海视为边缘地带,主要在黑海地区构筑对俄防线,在波斯湾一带围堵遏制伊朗。这场军演不仅是对美国两翼军事施压的反制,也是彰显两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敲打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亲西方化国家,强化对中亚、南亚、中东等地的军力辐射。
近段时间,俄罗斯和伊朗均面临被动局面。特朗普在调停俄乌冲突未果后,对俄态度明显强硬,加大了对乌军事援助,施压普京加速和平谈判。伊朗方面,6月以来与美以爆发了多轮激烈军事冲突,国内经济凋敝、军力衰弱、政局不稳,甚至一度面临政权危机。英法德三国警告,如果伊朗不能恢复伊核谈判,便将重启对伊制裁。因此,此番两国开展大规模军演,主要目的就是对冲近期负面影响、提振国内士气、对美西方展现强硬姿态,积攒新的地缘博弈筹码。
俄罗斯考虑到当前俄乌冲突进入“以战促和”的对峙阶段,选择与伊朗联合军演,是对美国的有力回应。同时,这也是对前期美以对伊朗军事行动中俄罗斯未能提供实质性支援的弥补。伊朗通过与俄联合军演,有助于应对美以军事威胁锦鲤配资,向国际社会释放政权稳固、军力仍存的信号。这场俄伊联合军演不仅是两国日渐走近、抱团取暖的行动,更是非西方力量扭转困局、寻求突破的象征。里海将成为俄伊联手对抗美西方围堵遏压的战略前沿。
鸿岳资本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